试想一下成为“钢铁侠”后的感觉,穿着科技感十足的战斗盔甲,通过眼前呈现的数据对事物做出分析和立体还原,从而进行快速选择和判断,这样的嘲是不是很酷?如今,伴随着技术的演进,电影中的景象正在逐步实现。
这种被称为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的技术正在被各大科技公司运用到包括游戏、教育、工业、家居、影视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并且被视为“后智能手机”时代的颠覆性技术,而原理则是通过实时的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和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技术,在显示屏幕中把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中。
一个简单的应用案例,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对一个房间进行几十秒的扫描,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各种家居产品摆放的位置和大小,这对于装修或者重新购置产品来说变得更为简单。 “AR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尤其是游戏、教育等领域。”IDC中国区总经理KittyFok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不过目前科技巨头的起跑点处于同一水平,还没有到大规模市场化的阶段,所以真正赚钱的并不多。
商业伙伴之间的强强联合也许能够改变这一现状。
19日,英特尔在2015IDF技术峰会上表示将与谷歌展开合作,通过将谷歌的ProjectTango以及英特尔的实感技术整合至一个Android智能手机开发者套件中,推动在移动设备深度感知领域的创新,开发者套件将于年底开始面向特定的Android开发者发布。这意味着,不久后将有更多的安卓手机开发者甚至是ODM厂商成为英特尔VR生态圈中的合作伙伴。 “AR的载体在于移动端,现在有大量的安卓移动端需要这个技术,英特尔通过与谷歌的深度合作可以直捣ARM的生态系统。”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对记者表示,这样既扩大了市场又打击了对手。
在过去几年,以高通为首的ARM架构芯片凭借功耗优势几乎垄断了手机等移动设备市场,并且ARM生态中的竞争对手也在物联网等新科技领域对英特尔紧追不舍。 不过,对于英特尔来说,与谷歌之间的合作意义也许并不仅仅在于移动端的崛起,而是技术上的布局。 英特尔CEO科再奇对未来科技有着三大设想,一是智能感知正在成为计算创新最前沿的领域;二是所有一切都将实现智能与互联;三是计算正日趋成为人类的延伸。
计算技术以往被限制在二维世界中,而目前则可以获得更多类似人类的感觉。随着计算技术的‘超级个性化’,你会希望计算机拥有视觉、听觉和触觉。”在科再奇看来,当人机交互走入人们生活后,计算机开始变得更有“人情味儿”。如果计算设备能感知人类的语言、肢体动作乃至情感并迅速做出回应和判断,那么我们的未来生活和工作将变得简单、直接和自然,但如何给计算设备加入感知能力?英特尔认为首先需要给计算设备一双“人类”的眼睛。 “90%的技术变革发生在视觉上,英特尔通过摄像头实现的实感技术,可以让所有的信息都有XY坐标,实时还原真实世界,达到两毫米左右的精度。”英特尔感知计算事业部中国区总监汤振宇对记者表示,RealSense部门在英特尔成立四年来,一直致力于实感技术的演进。
此外,以往关系并不紧密的英特尔和谷歌安卓“交好”是在英特尔大量支持安卓平板应用之后,双方在技术细节和项目合作上的磨合一直是外界关心的重点。还需要看到的是,从2013年起,与AR相关的先锋实验产品和初创公司不断浮出水面,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向AR技术抛出绣球,微软推出HoloLens,苹果收购Metaio,Facebook也开始推动VR和AR的结合。在这个巨头林立的市场上,并不缺乏可敬的竞争对手。